命運、虛無、罪作為本體焦慮——存在主義大師田立克論勇氣

黃駿主講 2025年七月共三堂

與點堂

與點堂

命運、虛無、罪作為本體焦慮——存在主義大師田立克論勇氣

本課程包含以下內容:

1 個課程單元
【線上課】 ★webex即時上課或錄影檔補課
★此為線上課程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現場課】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剩餘 11 組
1. 如臨時有事不方便出席,可自由改為線上參加無須請假告知。 2. 選擇現場上課亦享有課後線上觀看權利。 3. 空間使用不限於購買之課程當日,於與點堂營業時間內皆可入場。非購買當日課程,須於正式課程開始前半小時離場。 4. 具現場上課資格者,每日來與點堂現場可享有免費飲品一杯(以當日有提供的為準,不累計) ★此為現場課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課程簡介

★上課日期:7/06、7/13、7/20 共三堂

★上課時間:週日下午3至5點(老師經常講到6點)

★地點: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報名時請注意。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

★使用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信用卡結帳可享分三期或六期零利率

如果感覺不到活著的意義,我們還能期待「勇氣」嗎?

焦慮在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在,除了工作、生活甚至心理上的疾病,有時候人似乎光是「活著」,就會感到不安。這種深刻的焦慮,也許根植於人類「存在」本身的困境。

存在主義哲學大師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將這樣的感受稱之為「本體焦慮」(ontological anxiety)。它來自於人面對自身的「有限性」、生命意義的缺失,以及道德自我譴責的三重威脅:

命運、虛無與罪。

我們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生命終將有結束的時候,這讓人光是活著就伴隨著深層的恐懼。

也許我們都曾思考過「既然生命終將結束,那為何還必須走這一遭呢?」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會什麼活著?這些問題總會不時浮現。

有時我們也會感到與世界的疏離,思索著是不是有哪裡做錯了,無法控制的譴責自己。似乎一切總是沒辦法盡善盡美,但理想的狀態到底是如何,我們卻又說不上來。

命運、虛無與罪,無形中形成了看似巨大而難解的問題。而田立克認為,面對這些根本的「存在困境」,唯有「勇氣」才能使人超越恐懼,肯定自我,活出真正的「存在」。

延續先前的存在主義系列課程,黃駿老師本期將推出存在主義大師田立克專題,處理這些與現代人依然息息相關的深刻思索。

從哲學史看存有與勇氣

作為對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洛・梅(Rollo May)啟發最鉅的存在主義大師,田立克以深刻的哲學洞見,揭示了「命運、虛無、罪」如何構成本體焦慮,並以「勇氣」作為人類面對存在困境的力量。

田立克的思想並非橫空出世,細看西方哲學的傳統,便可見其端倪。

從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存有」的探討,到斯多葛學派、史賓諾莎對焦慮與勇氣的詮釋,再到尼采對虛無主義的挑戰,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人如何在有限與無限、存在與虛無之間尋找生命的意義。舉例而言,尼采提出的「超人」理念,即強調在虛無中創造新價值,展現了某種面對存在危機的勇氣。田立克的精彩之處便是進一步將以上哲學家們談的勇氣理論化,重新闡述其本體論的根基。

田立克的本體焦慮:命運、虛無與罪

田立克將焦慮分為「本體焦慮」與「病理焦慮」。本體焦慮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條件,源自前述提及的三個方面:

  • 命運:人類無法逃避的有限性與死亡,這種對終結與徹底消失的恐懼構成深層焦慮。
  • 虛無:面對生命與世界可能毫無意義的空洞感,讓人感到存在的無根基。
  • 罪:道德上的譴責與自我否定,尤其在宗教意識上的困惑,使人陷入自我疏離與內心的痛苦。

這三種焦慮交織形成了人類存在的根本困境,挑戰著每個人的生命意義與自我肯定。不過,以上這些根本的焦慮,有別於神經、心理疾病意義上的「病理焦慮」。

勇氣:回應本體焦慮的力量

面對神經、心理疾病,我們具備醫學的、神學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常有著競爭的關係。面對一般人普遍面臨的命運、虛無與罪的威脅,田立克則提出「勇氣」作為回應。

這裡的「勇氣」當然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僅是無畏的行動,而一種「不顧非存在威脅的自我肯定」。這種「勇氣」,使人能夠在面對死亡、意義崩潰與道德譴責時,仍然選擇肯定自身存在,承擔生命的責任。田立克特別強調「被接納的勇氣」,即透過所謂「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與信仰,人能在有限中找到超越的力量,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安寧。「終極關懷」一詞正是由田立克所鑽研而創發的觀點。

焦慮的治療:醫學與神學的對話

如前所述,病理焦慮可透過心理治療與藥物得到緩解,而本體焦慮雖無法根除,但卻可透過神學與哲學的「存在的勇氣」來面對。

田立克將焦慮的本質區分為二,也為現代人如何面對命運的無助、意義的虛無、無可避免的自我譴責,提供了一線曙光。

神學提供了終極關懷的視野,幫助人超越有限與疏離,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種跨領域的對話,豐富了我們對焦慮的理解與回應。

現代意義與實踐

世界也許殘破不堪,但我們依然可以勇敢迎向未來的挑戰。

在當代快速變遷與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命運、虛無與罪的本體焦慮依然普遍存在。許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空虛與焦慮,尋求意義的渴望從未消退。

田立克的勇氣理論提醒我們,面對這些根本的存在困境,唯有「勇敢肯定自我」,承擔生命的有限與不完美,才能活出真實與自由。這不僅是哲學的命題,更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實踐課題。

黃駿老師延續先前的課程,推出田立克專題,讓存在主義系列課程的拼圖更形完整。與點堂之前推出過黃老師談羅洛梅的存在心理學課程,受到某些學員們矚目,那是在一般大學的心理或輔導科系不常見到的主題。羅洛梅的存在心理學也談勇氣,明顯受田立克談勇氣之影響,甚且,羅洛梅所出版《創造的勇氣》一書即向老師田立克《存在的勇氣》一書之致敬!

後者在絕版睽違二十年後,就在上上個月台灣出版界推出了新翻譯本,它也是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的世紀之書。本次推出的三週新課程正以《存在的勇氣》一書為主要藍本。

「勇氣」,如何足以對抗焦慮、恐懼?如何有助人類扣問亙古以來對自身、對世界之困惑與茫然?如何以終極關懷重新肯定「存在」?對現代人而言,藉由傳統哲學的思考看見始終存在著的根本焦慮,更賦予勇氣一嶄新之意涵,或將有助於我們在不確定與揮之不去的焦慮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購買須知

*購買前請詳閱此購買須知,若不同意請勿購買。若您已付款即表示您同意以下條款。

1. 本課程報名分為線上上課以及至與點堂現場上課(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 即時線上課程將透過Webex會議軟體進行,請先至Webex官網註冊免費帳號。也可不註冊帳號,以訪客身份參加。
  • 請消費者先行確認自身電子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Webex會議軟體。可至此連結測試
  • 若使用行動裝置參加,需要先下載app:IOSAndroid
  • 若因消費者自身因素(網路、電腦等)無法即時參與完整課程,恕無法辦理退費。

2. 與點堂將於每堂課程前一日,以email寄送上課連結,請確保所留email正確無誤以便接收訊息。亦可從與點堂官網首頁進入學員專區查看。

3. 若時間無法配合即時上課,與點堂亦提供課後線上觀看服務,每週課程結束後登入學員專區即可觀看。本課程錄影檔保留一年至2026/07/31。

4. 課程日期異動與退費處理原則:

  • 本系列課程,於開課日後,即不接受學員要求課程延期或退費申請。
  • 如因天災、地變、政府宣告停班停課或其他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課程日期異動,造成學員無法參與原課程,與點堂將擇期辦理補課。但不退還學員已繳之費用。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於結帳十日內可全額退款。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結帳超過十日因故辦理退款需扣除稅金(5%)及平台金流手續費(5%),共10%。

5. 有關課程錄影檔案的智慧財產權說明:

  • 本課程所有影片以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與點堂)為著作人,擁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 課程影片僅供付費學員補課及課後複習使用,未經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就影片為任何其他利用(包括但不限於:剪輯、編輯、改作、重製、散布等)。
  • 學員使用本影片時,如因可歸責於學員之事由,造成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之損害,學員應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課程內容
共 1 個單元

關於講師

與點堂
與點堂

瞭解更多

常見問題

報名前QA
命運、虛無、罪作為本體焦慮——存在主義大師田立克論勇氣

本課程包含以下內容:

1 個課程單元
【線上課】 ★webex即時上課或錄影檔補課
★此為線上課程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現場課】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剩餘 11 組
1. 如臨時有事不方便出席,可自由改為線上參加無須請假告知。 2. 選擇現場上課亦享有課後線上觀看權利。 3. 空間使用不限於購買之課程當日,於與點堂營業時間內皆可入場。非購買當日課程,須於正式課程開始前半小時離場。 4. 具現場上課資格者,每日來與點堂現場可享有免費飲品一杯(以當日有提供的為準,不累計) ★此為現場課票券,報名前請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