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簡介
★上課日期:7/05、7/12、7/19、7/26、8/02、8/09、8/16、8/23、8/30、9/06 共十堂
★上課時間:週六下午2至4點
★地點: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報名時請注意。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
★使用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信用卡結帳可享分三期或六期零利率
紀金慶——拆解世界慣性,十堂課讀懂哲學天書《千高原》
一本著作為何被認為是「天書」?
德勒茲與瓜達里,當一位看似大膽躍進、實則老謀深算的哲學大師,結合另一個現實感與實驗性爆表的思想鬼才,兩人相遇時能擦撞出什麼樣的精神火焰?
半個世紀前出版的這部《千高原》說明了一切:
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年出生的法國哲學家,他不滿足於傳統哲學的固定框架,喜歡用「差異」來看待世界。他的思想影響了整個世代,作為其友人的傅柯(Michel Foucault)曾預言:「或許有一天,人們會認定這是個德勒茲式的世紀。」
建築、城市、電影、音樂乃至人類學、性別及文學研究,德勒茲在世界的齒輪飛速轉動時開了一槍,為人們的目光與思想開啟了新的時代。
瓜達里(Félix Guattari),1930年生,同樣是法國哲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師。長期在精神病療養院工作的他,關注個體與社會、自然環境的「多重互動」。他推行激進的實驗式治療,反對傳統精神分析的家庭中心主義,並致力於探索泛靈論等非西方思想對現代危機的啟示。
半世紀前,兩位思想天才合著《千高原》,德勒茲與瓜達里在這部著作中,石破天驚的向宰制我們的傳統思維開砲,同時也對現實體制中一切封閉我們的系統進行拆解。兩位哲人試圖從一切你所以為牢不可破的意識形態與現實秩序中,鑿出數千條逃逸與遊牧的生存可能性,為終極的自我存在與獨立自由尋找出口。
《千高原》的前言即強調:「這本書不是由章節、而是由『高原』所構成。」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高原可以被相互獨立地進行閱讀,『結論』除外, 它應該被最後閱讀。」
刻意打破傳統的線性閱讀模式,也不希望文本呈現過去有組織、邏輯的結構,《千高原》文本一如書中提及的「根莖」思想,如同植物的根莖般,沒有固定的起點或終點,在地下延伸,點與點之間隨意連結。這也是他們眼中世界的真實樣貌,只是這樣的突破,卻苦了讀者,導致這本書成了「惡名昭彰」的「有字天書」。
一本啟發於網路世代萌芽之初,對飛速前進的世界提出暮鼓晨鐘般警語的世紀鉅作,其所論議題你我都深陷其中,但一般人究竟該如何走入《千高原》的思想世界呢?
這次紀金慶老師將再次以他平易近人、提綱挈領的解說哲學技法,帶你一步步深入這部向來以「晦澀難解」著稱、令人望之卻步的哲學經典著作,並向你展示理解這部經典著作內蘊的哲理,如何能幫助我們破解目前兵臨城下的大數據、演算法與人工智能的現代科技圍城。
解讀經典不只是解讀經典,我們閱讀經典是為了從經典思想中汲取生命的智慧。我們如何找到一條與現代科技共生、共存,甚至進一步將科技感知蛻變成與他人連結,形成共感、共振的行動網絡,是本期課程的終極關懷。
購買須知
*購買前請詳閱此購買須知,若不同意請勿購買。若您已付款即表示您同意以下條款。
1. 本課程報名分為線上上課以及至與點堂現場上課(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 即時線上課程將透過Webex會議軟體進行,請先至Webex官網註冊免費帳號。也可不註冊帳號,以訪客身份參加。
- 請消費者先行確認自身電子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Webex會議軟體。可至此連結測試
- 若使用行動裝置參加,需要先下載app:IOS、Android
- 若因消費者自身因素(網路、電腦等)無法即時參與完整課程,恕無法辦理退費。
2. 與點堂將於每堂課程前一日,以email寄送上課連結,請確保所留email正確無誤以便接收訊息。亦可從與點堂官網首頁進入學員專區查看。
3. 若時間無法配合即時上課,與點堂亦提供課後線上觀看服務,每週課程結束後登入學員專區即可觀看。本課程錄影檔保留一年至2026/9/30。
4. 課程日期異動與退費處理原則:
- 本系列課程,於開課日後,即不接受學員要求課程延期或退費申請。
- 如因天災、地變、政府宣告停班停課或其他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課程日期異動,造成學員無法參與原課程,與點堂將擇期辦理補課。但不退還學員已繳之費用。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於結帳十日內可全額退款。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結帳超過十日因故辦理退款需扣除稅金(5%)及平台金流手續費(5%),共10%。
5. 有關課程錄影檔案的智慧財產權說明:
- 本課程所有影片以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與點堂)為著作人,擁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 課程影片僅供付費學員補課及課後複習使用,未經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就影片為任何其他利用(包括但不限於:剪輯、編輯、改作、重製、散布等)。
- 學員使用本影片時,如因可歸責於學員之事由,造成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之損害,學員應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課程內容
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