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技藝:文學理論與文本分析八講

朱宥勳主講 2025年七、八月共八堂

與點堂

與點堂

閱讀的技藝:文學理論與文本分析八講
【線上課】 ★webex即時上課或錄影檔補課
★此為線上課程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NT$6,000
預購價
NT$5,600
2025/06/30 15:30 截止
【現場課】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剩餘 5 組
1. 如臨時有事不方便出席,可自由改為線上參加無須請假告知。 2. 選擇現場上課亦享有課後線上觀看權利。 3. 空間使用不限於購買之課程當日,於與點堂營業時間內皆可入場。非購買當日課程,須於正式課程開始前半小時離場。 4. 具現場上課資格者,每日來與點堂現場可享有免費飲品一杯(以當日有提供的為準,不累計) ★此為現場課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NT$6,000
預購價
NT$5,600
2025/06/30 15:30 截止

課程簡介

★上課日期:7/08、7/15、7/22、7/29、8/05、8/12、8/19、8/26 共八堂

★上課時間:週二晚間7至10點

★地點:與點堂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票券分為線上課及現場課,報名時請注意。兩者皆享有課程錄影檔案線上觀看一年

★使用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信用卡結帳可享分三期或六期零利率

朱宥勳——讀文本、學理論,系統化學習西方當代文學理論

本課程以近現代西方文學理論為核心,系統梳理從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到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及當代批評理論的發展脈絡,帶領學生深入理解文學理論的多元視角與方法論。課程不僅介紹理論本身,更結合具體文本案例,實踐理論的應用與批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與文本詮釋能力。

西方文學理論根基深植於歐洲哲學、美學與語言學傳統。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強調個人情感與想像,反映對啟蒙理性與工業社會的反思;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則致力於忠實描繪社會現實與環境對人的影響,為後來現代主義的多元實驗奠定基礎。

現代主義文學(約1890至1950年)是文學理論的重要轉折點,涵蓋象徵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流派,強調主觀經驗、形式創新與對傳統敘事的顛覆。這一時期的理論反映了對現代社會危機的深刻感知與藝術的自我反思。

二十世紀中後期,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興起,將文學視為符號系統,並挑戰固定意義的權威。同時,馬克思主義批評、後殖民理論、身份政治與後人類主義等理論,拓展文學與社會、政治、文化權力結構的關聯,強調文學的社會介入與多元聲音。

課程特色

  • 理論與文本並重:結合陳映真、郭松棻、黃春明、王禎和等台灣當代作家作品,實際演練理論分析。
  • 多元視角交織:涵蓋作者意圖、讀者反應、文本結構、社會政治與身份認同等多層面理論。
  • 批判性思考培養:鼓勵學生理解理論的文化脈絡與局限,批判性地運用理論於本土文本與當代議題。

各周課程說明

第一週:文學理論是什麼?怎麼讀?

本週將聚焦於文學理論的基本概念與閱讀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文學理論作為解讀工具的重要性,並建立對文學本質與文本多重意義的初步認識。這一週為後續理論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週:作者的「政見」——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現代主義

延續前一週的討論,我們先從「創作者」的視角,來看看由創作者發展出來的文學理論。這些理論,怎麼影響後世的創作者?透過陳映真〈山路〉與郭松棻〈月印〉,學生將體會這些思潮如何在文本中具體呈現。

第三週:讀者的「方法」——傳統文學批評、形式主義與新批評

相對於上週,本週將把視角轉向「讀者」,特別是「專業讀者」如何以不同的角度解讀作品,從而提出不同的文學理論。這些方法強調從文本內部結構與語言特徵出發,細讀文本的美學與意義。以吳晟、瘂弦、楊牧的詩作為例,學生將學習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深入分析文本。

第四週:文學可以「科學化」嗎?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

從上一週的「新批評」開始,文學研究產生了一條新的路線:能不能更「客觀」、「科學」地分析文本呢?由此,我們有了「結構主義」,也因此產生了不願意如此「科學」的「後結構」、「解構」等閱讀方法。本週將以朱宥勳《只能用4H鉛筆》與沐羽《造次》為案例,展示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

第五週:讓文學面對「現實」——從馬克思主義到布迪厄

左派思潮,是十九世紀以降最重要的人文理論之一,吸引了全世界的知識分子。本週聚焦馬克思主義與布迪厄理論,思考文學與階級、權力結構的關係。從〈兒子的大玩偶〉與〈蘋果的滋味〉兩篇小說,以及它們的作者黃春明為案例,探討文本與社會的連動關係。

第六週:兩種顛覆的方法——後殖民與後現代

接著,我們來到解嚴後影響台灣文學界最深的兩股思潮:後殖民與後現代。「後」意味著對前行成果的批判或超越,也是對價值的重新整理。然而,這兩種「後」字輩理論,卻開展出不太一樣的路線。我們將透過王禎和〈嫁妝一牛車〉與舞鶴〈調查:敘述〉兩篇小說,思考這些理論的潛力與局限。

第七週:誰、什麼位置、寫什麼——身份政治與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是近年所有創作領域都無法跳過的問題,但它的背後的邏輯為何?又形塑了怎樣的研究路徑?我們將以匡靈秀《黃色臉孔》與林楷倫〈溪底無光〉兩篇小說為例,再次討論文學與社會的複雜交織。

第八週:文學必然「以人為本」嗎?後人類主義與多物種民族誌

一直以來,「人」都是文學思考的核心。然而,文學有沒有可能超越「人類本位」?這便是近年開始興起的理論思考。我們將以黃瀚嶢《沒口之河》為本,討論一種更「系統性」的、包含人類但不現於人類的文學觀點。

本課程以西方近現代文學理論為核心,結合理論史與文本實踐,幫助學生掌握文學理論的發展脈絡與當代應用,並促進理論與本土文化的批判對話,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本土敏感度的文學批評人才。

購買須知

*購買前請詳閱此購買須知,若不同意請勿購買。若您已付款即表示您同意以下條款。

1. 本課程報名分為線上上課以及至與點堂現場上課(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 即時線上課程將透過Webex會議軟體進行,請先至Webex官網註冊免費帳號。也可不註冊帳號,以訪客身份參加。
  • 請消費者先行確認自身電子設備是否能正常使用Webex會議軟體。可至此連結測試
  • 若使用行動裝置參加,需要先下載app:IOSAndroid
  • 若因消費者自身因素(網路、電腦等)無法即時參與完整課程,恕無法辦理退費。

2. 與點堂將於每堂課程前一日,以email寄送上課連結,請確保所留email正確無誤以便接收訊息。亦可從與點堂官網首頁進入學員專區查看。

3. 若時間無法配合即時上課,與點堂亦提供課後線上觀看服務,每週課程結束後登入學員專區即可觀看。本課程錄影檔保留一年至2026/08/31。

4. 課程日期異動與退費處理原則:

  • 本系列課程,於開課日後,即不接受學員要求課程延期或退費申請。
  • 如因天災、地變、政府宣告停班停課或其他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課程日期異動,造成學員無法參與原課程,與點堂將擇期辦理補課。但不退還學員已繳之費用。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於結帳十日內可全額退款。
  • 課程尚未開始之前,結帳超過十日因故辦理退款需扣除稅金(5%)及平台金流手續費(5%),共10%。

5. 有關課程錄影檔案的智慧財產權說明:

  • 本課程所有影片以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與點堂)為著作人,擁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 課程影片僅供付費學員補課及課後複習使用,未經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就影片為任何其他利用(包括但不限於:剪輯、編輯、改作、重製、散布等)。
  • 學員使用本影片時,如因可歸責於學員之事由,造成野渡無人股份有限公司之損害,學員應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課程內容

關於講師

與點堂
與點堂

瞭解更多

常見問題

報名前QA
閱讀的技藝:文學理論與文本分析八講
【線上課】 ★webex即時上課或錄影檔補課
★此為線上課程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NT$6,000
預購價
NT$5,600
2025/06/30 15:30 截止
【現場課】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8巷15號
剩餘 5 組
1. 如臨時有事不方便出席,可自由改為線上參加無須請假告知。 2. 選擇現場上課亦享有課後線上觀看權利。 3. 空間使用不限於購買之課程當日,於與點堂營業時間內皆可入場。非購買當日課程,須於正式課程開始前半小時離場。 4. 具現場上課資格者,每日來與點堂現場可享有免費飲品一杯(以當日有提供的為準,不累計) ★此為現場課票券,報名前請確認
NT$6,000
預購價
NT$5,600
2025/06/30 15:30 截止